关于车险理性的拒绝

Time:2025-10-22 / View:279
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的续保环节了,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出现了两条并行的催促线。

一条是一直在用的、当初不知道怎么用上她们家保险的业务员,每年的九月初,她的问候总会准时到达,像一份不变的季节提醒。另一条,是一位新朋友,他是我某天在街上碰见的一位旧识,聊天知道他在保险行业,遂加了微信。也在这个时候他的问候也来了。

我在心里肯定是偏向这位旧识的,原因很简单,认识,相比较网上一直交的前面那位,这位更像是“朋友”。

这下,心中的天平开始反复晃动,犹豫的情绪不停地徘徊。

业务员在问候我的当天就把报价单子给我发过来了,比去年便宜了些。然后就一直微信、电话轰炸,因为我一直没有接电话,回微信。想着是那边买上了她应该就不联系了,而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她。

旧识只是单纯的问候了我一声,像是提醒似的。在快到期时我说明了把报价单发过来我看看,这时才发过来了。看着眼前的报价单,我当即就给他打过去了电话,明确的说出了他的价位确实高了,比我之前买的要高一点,他的回答是因为我一直在上家买,现在要到他这儿买肯定要高,一直买的话每年都会降。这也是同行之间的竞争了。

思来想去,最终还是理性占据了上风,当即联系了之前的业务员,随后支付了保险金,一顿操作下来行云流水,只过去了五分钟,完成了这个每年必完的仪式。

然后给旧识打了电话,告诉他我已经买了之前的保险,尽管他在挂完电话后肯定又把我“问候了”。

所有的一切结束后,我长舒一口气,也生出几点感悟:

1、信任,是经过时间的沉淀。和业务员合作多年,虽然交流不多,但每一次的续保成功,咨询的及时回复,已经建立一种信任感。这种信任感,本身就有价值。而这位旧识,他只想的是我跟他认识,我应该不会为了那几十块钱拒绝他。他想“绑架我”,只是我现在变得理智了。

2、成年人的交往,明码标价其实更有诚意,在车险这种高度标准化的产品上,价格是最直接的诚意。当核心价值相当时,一个更有竞争力的价格,就是对我这位老客户最实在的回馈。我选择它,也是对这种诚意的最佳回应。

今年的车险,在我的那位旧识的参与下,生出了点点波澜,不过最终还是结束了。这种经历更像是对我的磨炼。在人情与现实的账本里,不辜负别人的好意是修养,但忠于自己的利益和判断,也是一种成熟的负责。

车子续保后,也算是踏实了。那位旧识,以后还是旧识了。或许以后价格不再是敏感的因素,那就有新的故事了。

但今年,我的钱包和我的理性,都选择了那个更诚实的数字。

已是最新文章

评论(16)

  1. 保险一般第一年费用是直接给业务员的,按正常的如果是你旧识拿下这单貌似有一个返点给你的,不知他有没有和你说,当然也有不返点,送礼品或请吃饭之类的。。。

  2. 今年买车险的时候,对比了好几家,然后同一家不同的业务员给的报价竟然都不一样,后来联系我的那个反而更便宜,于是我从这家后来的那个业务员那里买了。

            1. @萧瑟 这个,额,我没用过,不过应该是找保险公司的人啊,你这样都没办法商量价钱,而且保险公司的还会给你返钱,如果你一直找某个业务员买的话。

回复 萧瑟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