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次爬山

思考 35 浏览 2 分钟阅读

上班五年了,我记得就爬过一次山,还是半途而废的那种。我承认没有一往直前的魄力,总是被外力所干扰,造成的性格是不变的。

我们村后的山,没有名字,或许有只是我不知道,没有路,只有羊群践踏过的行迹,我也没有上去过,只是看着同事们经常去爬山消食,对,主要是为了消食。他们或许起初只是为了让晚饭的饱腹感轻一点儿,后面渐渐地似乎成了下班之后的“放松时刻”。

我是被拉去的,那天按照往常一样吃完饭准备去消食,我的消食方式是去活动室打两把台球,因为这种运动是走来走去的。不过在出门时被他们几个爬山的选手碰见了,硬拉的把我拽了去。走过一段硬化路,大约是三四公里路程,就到了山脚下,我抬头一看,人麻了,我想回家。同事带头往上爬了起来,我后面还有一位同事,为了防止我逃跑。我脑袋有点儿沉——脑子里还转着白天没改完的报表,敲击键盘的酸胀感好像也没有消失,山体大概有70°左右,我喘着就往上爬了。这种山体就像是有梯田的那种,每一段有一个台阶,种了树,可以缓解一下。

爬到了这种台阶,正好可以休息一下。往下望去,能看到家家户户的烟筒冒出的轻烟,能听到村里的狗叫声,以及小孩儿的嬉闹声,不过是隐隐约约的,显得不那么吵。在这儿坐了一会儿,感觉心境的有点儿提升了。不用想工作,什么都可以不想,就这样坐着,真放松。很快被同事打扰了,催着赶紧爬。到山顶后,终于松了一口气,妈呀,累死我了。山顶跟想象的不一样,一眼望去,似乎是一处平原。有好多杏树,尝了几个,比较酸涩,不好吃。待了一会,准备往下走了,不然天都快黑了。我们不准备原路返回,这样就比较绕,翻过山下去,正好到村口。就不用再走那四五公里的硬化路了。

下山是比较吃力的,上山时头一低只是个爬,下山还要看路,还要看底下。不过比爬山时多了那么一丢丢欢,那就是快回去了,哈哈。偶尔还能和同事说笑两句,早没了一开始的抵触。回到街道,我们拐进去超市买了雪糕,一路嗦回去,也是极爽的,好像也没呢么糟。

那天之后,我还是经常去打台球,有时候会想起半山腰的风,山顶酸涩的杏。我还是没觉得自己突然有了一往直前的魄力,但好像懂了,有些不愿意的事儿,试着往前走一步,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。就像那座没名字的山,我本以为爬上去是煎熬,却在半山腰的停顿里,找到了比台球桌更踏实的放松。或许下次,不用同事硬拉,我也会试着再往那羊迹路上走一走 —— 不为登顶,只为再坐会儿,听听风,发会儿呆。

 

段先森
迄今所有的人生都大写着失败,但不妨碍我继续向前。

3

  1. acevs
    acevs

    爬山不错。机械往复的重复运动,感觉都不错,专注。
    我喜欢下山,速度很快,捣蒜般就下山了。

  2. obaby
    obaby

    的确,一件事情一旦开始了,慢慢的可能就喜欢了

  3. 刘郎
    刘郎

    爬到山顶 一切不如意的事 不开心的事 不顺心的事都烟消云散了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